GRE阅读中的“取非思想”肿么破?

时间:2014-07-23 10:50:51  / 编辑:Sandra

对于GRE阅读来说,我们对虚拟语气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一种和虚拟语气相反的题型成为了一个新增的难点,叫“改进型取非题”,那么什么是“改进型取非题”?其实十分简单,就比如下面的例子,如果题干问“如果一个对象怎样会更好”则是改进型取非题,来看具体的例子:

例: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first theories” of grazer control mentioned in line 3 would have been more convincing if researchers had been able to(选自NO.6第二套section 1长文章),这是一个典型的改进型取非题题干,问的是第三行第一个理论怎样会更好。
 

逻辑思路:既然是改进,原文肯定说到了它的不好之处或者有unless的句子,我们把造成不好的原因取非,就是所要的答案了。
 

按照此思路定位原文三行,看到后面有这样一句话“A low number of algal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a high number of grazers suggested, but did not prove, that the grazers had removed most of the algae.”注意看插入语部分的“but did not prove”,这个就是缺点,取非就是“prove”再看五个选项:
 

(A) observe high phytoplankton numbers under natural lake conditions
 

(B) discover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algae and zooplankton numbers from their field research
 

(C) understand the central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controlling the growth rates of phytoplankton
 

(D) make verifiable correlations of cause and effect between zooplankton and phytoplankton numbers
 

(E) invent laboratory techniques that would have allowed them to bypass their field research concerning grazer control
 

一眼扫过去就只有一个选项在讲证明,就是D中的verifiable。所以答案选D。很快解完此题。
 

(2)取非的思路除了可以在虚拟语气中使用,还可以在另一种逻辑关系中使用,就是强对比的关系,也就是GRE阅读题中另一种常考题型“强对比互取非题”,其主要特点是:原文中有强对比的双方,题干只问及其中一方,答案是对另一方叙述的取非;或者题干和原文存在强对比要素,如典型的时间要素,答案也是对原文的叙述取非。
 

来看个简单的例子,
 

例: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before the early 1950’s, most historians who studied preindustrial Europe did which of the following?(选自NO.6第三套section 4 长文章)
 

思路:在题干中看到了1950’s,第一反应就是要回原文定位,发现原文只讲到了”in the early 1950’s”并没有”before”,这显然就是时间上一个取非的关系,我们把in the early 1950’s干的事情取个非,就是之前干的事情。答案就很好选了,在此不举出来了。
 

这个思路很好理解,比如说“我1995年第一次去北京。”很显然,1995年以前我就没有去过北京。这就是时间状语的取非。其它的强对比关系(如处于相对低于空间的事物通常其特点呈强对比;新事物、新观点和旧事物、传统观点呈强对比;用最高级、唯一性限定的事物和其余所有同类事物的特征呈强对比等),相信考生可以一眼看出,在此就不在一一列举例子了,重点在明白这种取非的思想。
 

以上是小编对新GRE阅读中的“取非思想”题型的详细介绍和破解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的留学问题需要了解,欢迎拨打一诺留学的免费咨询热线400-003-6508进行咨询。
 

免费发送到我的邮箱:
推荐专家
  • 姓名:靳博乔

专业资历

中学时代即留学于新加坡理工学院,后毕业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新加坡居住及工作多年,曾担任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MDIS)、新加坡亚太管理学院(Kaplan Singapore)、新加坡管理大学(SIM)等教育机构的招生顾问。客观地为同学们留学海外提供帮助。在新加坡任职期间,帮助许多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学生)成功留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

成功案例

Zhao同学(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GPA: 3.5, IBT: 90, GRE: 1360

康涅狄格大学,机械工程录取。

Liu 同学(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

GPA: 3.4, IBT: 102, GRE: 1280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工程录取。

Cao 同学(武汉大学法学专业)

GPA: 3.7, IBT: 105, GRE: 1370

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公共管理录取。

Yuan 同学(天津师范大学)

GPA:3.6, IELTS: 6.5, GMAT: 660

南洋理工大学,金融工程录取。

Wang同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GPA:3.3, IELTS: 6.5, GMAT: 650

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贸易录取。

Chen同学(厦门大学)

GPA:3.4, IELTS: 7, GRE: 1280

爱丁堡大学,东亚研究专业录取等等。

向他提问

  •  
  •  
  •  
  •  
  •  
  •  
               

关注一诺留学微信

关注一诺留学微博

版权所有@2012-2016    一诺留学网    京ICP备12034294号-1

联系电话:400-003-6508  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邮箱:service.bj@yinuoedu.net